
在国际社会的目光下,阿根廷迎来了其政治舞台上的新角色——被喻为“阿根廷特朗普”的哈维尔·米莱。
这位政治素人,凭借极右翼的政治立场,在大选中意外胜出,成为了这个南美国家的领导者。面对国内外的诸多挑战,米莱的上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。
上任伊始,米莱便开始展现其执政风格的“魔幻操作”。他的首个动作便是大幅度的中央政府改革,将原有的18个部门缩减至9个,实现了自己在竞选中做出的削减中央部门的承诺。
尽管在最初的计划中,他意图撤销卫生部,但经过权衡最终保留了该部门。这样的举措似乎预示着,他将坚定推进其在竞选时提出的“全面美元化”以及“经济休克疗法”等一系列政策。
与此同时,阿根廷是否加入金砖国家组织的问题也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。尽管此前有消息称,米莱可能会选择加入金砖国家组织,以此为契机拥抱新机遇。
但新任外长迪亚娜·蒙迪诺随后表态称,阿根廷并无此意向。对此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,金砖合作机制始终欢迎所有愿意加入的国家。
然而,无论阿根廷是否加入金砖国家组织,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却是显而易见的。作为农产品需求大国,中国在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。阿根廷前总统毛里西奥·马克里甚至指出,对华关系对阿根廷来说“极其重要”。
事实上,在经济层面,阿根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。据统计,今年1至7月,阿根廷的外汇储备流失超过了46%,总额从445.98亿美元骤降至240.32亿美元。
外汇储备的严重不足,令阿根廷面临无法进口、无力偿还外债以及难以抵御外部风险的严峻挑战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米莱所倡导的“全面美元化”政策无疑将面临极大的执行难度。
值得关注的是,阿根廷在外长表态“不考虑加入金砖国家组织”的决定发生在米莱访问美国之后。
这让人不禁猜测,美国或许以某种条件作为交换,促使阿根廷做出了这样的决策。在此情形下,中国始终持开放态度,强调金砖机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,愿意接纳所有愿意参与的国家。
